1.首次将青藏高原碉楼遗存作为一个整体文化现象,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已有的碉楼研究大多局限某一局部区域,其中尤以对青藏高原东缘地区(藏东地区)的碉楼研究最为集中,而对西藏及其他地区的碉楼则涉及甚少。这种仅从局部区域角度进行的研究,无疑给认识青藏高原碉楼整体文化遗存带来较大局限。
2.该书在深入、广泛的田野调查基础上,依据建筑材质、平面形制、内部构造及建筑特征的不同,首次提出青藏高原碉楼存在两个大的区系类型:即横断山区系类型和喜马拉雅区系类型。这两大区系类型的划分,是该书对青藏高原碉楼整体认识上的一个重要突破,反映了青藏高原碉楼发展进程中在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演变轨迹、特点及地方传统。
3.该书在青藏高原碉楼起源的研究上取得新的突破。大量民族志调查材料显示,碉楼在当地人的观念及文化中具有明显的“神”性。该书又通对青藏高原碉楼最早的称谓“邛笼”一词内涵的考证,发现其原本含义是指一种鸟,此鸟被汉人史家转译为“雕”(后变为“碉”,即今“碉”字的来历),但其真正含义却是藏地苯教中作为崇拜对象的“琼”(藏文作khyung,俗称“大鹏鸟”)。“邛笼”的“邛”(qiong)与“琼”的不但发音同,且均指一种鸟。而据今西藏山南碉楼分布地区民间流传的说法,仍将碉楼称作“琼仓”,即“琼鸟之巢”。这就确凿地证明碉楼最初的原始形态是人们用以表达对苯教中“琼鸟”崇拜的一种祭祀性建筑,以后才派生出防御的功能。青藏高原碉楼最初乃是作为处理人与神关系的一种祭祀性建筑而产生的,后期才转变为处理人际之间冲突的防御性建筑。
4.将青藏高原碉楼置于本土历史文化脉络之中,对与之相关的民族、社会及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是该书另一个重要特点。为避免和克服过去多将碉楼作其作为一种建筑遗存或孤立文化现象来看待的倾向,在对碉楼的田野调查中,重视对当地民众的访谈,了解他们眼中的碉楼及与之相关的种种传说与民俗事象。碉楼在不同区域与一定民族或族群存在对应关系,同时通过民族志调查,发现了碉楼具有连接天地乃至其在权力、财富、地界、男性、祖先与家业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相关传说故事,也发现了碉楼背后的丰富社会意蕴,如碉楼与地名、成人礼仪、驱邪镇魔、建碉禁忌等民俗事项息息相关的各种社会文化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