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国梦”不能简单地以疆域版图、人口、军事等来刻画。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现阶段的国情都为“中国梦”具体标准的界定提供了依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仅仅是重返历史盛世的崛起之路,还是超越历史盛世,抑或是实现人类和平发展?民族复兴的科学含义作为一个理论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我们现在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中国梦”的实现面临着哪些理论问题、现实问题?学者在伟大复兴历程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大学商学院院长徐玖平。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中国梦”的实现,面临着哪些理论问题?
徐玖平: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在饱经近代100多年的艰难曲折后,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亟须解决两大理论问题,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标准是什么,科学含义是什么。
民族复兴作为一个奋斗目标,若没有标准,则无从检验,因此,首先要清楚民族复兴的标准。“中国梦”不能简单地以疆域版图、人口、军事等来刻画。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现阶段的国情都为“中国梦”具体标准的界定提供了依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仅仅是重返历史盛世的崛起之路,还是超越历史盛世,抑或是实现人类和平发展?民族复兴的科学含义作为一个理论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梦”的实现面临着哪些现实问题?
徐玖平:复兴之道在于改革。改革需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技等领域全面开展,需要深入研究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
政治体制改革。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关键问题包括: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权力机构和监督体系的设计等。
经济体制改革。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去除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给环境、资源等带来的巨大压力。关键问题包括: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优化产业结构、将科技创新转化为新的驱动力等。
社会体制改革。要着力改善医疗、教育、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民生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红利。关键问题包括: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通过市场与政府的调节实现高质量就业、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教育等。
文化体制改革。要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展现其思想文化力量的巨大影响力。关键问题包括:激发全民文化创造活力、解放文化生产力和提高文化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提高文化质量、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等。
科技体制改革。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科技进步和创新提供良好的体制机制保障。关键问题包括:科技资源配置统筹协调、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学的科技评价制度等。
《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学者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徐玖平:在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学者应当是科学精神和民主法制的倡导者、发展方式转型的推动者、民生民情的关注者、文化复兴的先行者、科技创新的担当者。科学无国界,学者有国籍。中国学者必须谨守知识报国的信念,与改革俱进、与复兴同行,做民族未来的瞭望者、复兴战略的谋划者和国家治理的智囊团,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专业化的咨询服务,向社会提供凝聚共识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