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要闻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社科新闻 - 社科要闻 - 正文

“微”文化与“被碎片化”

2012年04月13日 00:00 root 点击:[]

                                                         刘  阳
                                    2012年04月13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曾经在《娱乐至死》里大声疾呼要对电视保持警惕的尼尔?波兹曼,倘若在今天走进任何一座城市的地铁,或许会将矛头调转,指向比电视更小的屏幕——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而他在另一部著作中所担忧的技术垄断对文化积淀的侵蚀,恐怕用于阐释眼下人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会更恰如其分。
        的确,当科技发展到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一跃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消费文化的主要载体时,我们的文化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地铁里的随身读物不再是杂志或者报纸,临睡前的枕边读物也不再是书本,几乎所有阅读和体验的内容都被浓缩进各种移动终端这个小小的屏幕。它是世界的开端,也是世界的尽头,它成为我们感知世界最重要的方式。
        关于微博的研究和讨论已经汗牛充栋,在生活节奏极快的现代社会,它合情合理地成为人们在无数个碎片化的闲暇时间里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最便捷的方式。以至于时至今日,谁要是没有微博,简直就有点被时代抛弃的意思了。正是在微博热的“点化”下,一系列以“微”著称的文化消费形式应运而生——字数不超过140字的微小说、对话不超过140字的微访谈、时间不超过300秒的微电影……在拥有无限空间和容量的数字化世界里,它们如无数个碎片向我们袭来,充塞着所有时间。
        “微博了一年,没怎么看电视,把放那的时间变了刷屏,觉得时间被浪费,其实是换了个地方挥霍而已。”电影导演何平在自己微博上抒发的这番感慨,或许正好说出了我们面对“微”文化时隐约的焦虑。
        早在1971年,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就对现代人的注意力匮乏症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匮乏。在海量的“微”文化产品面前,人们的种种欲罢不能,恰好一次又一次地印证了这个观点——在适应了140个字的阅读之后,再捡起一部几百页的书本,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比啃下一块砖头还不易;在习惯了不超过几百秒的电影之后,要在影院里看一场两三个小时的电影,对不少人来说也变得如坐针毡。当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被多如牛毛的“微”文化产品轻而易举地肢解时,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欣赏一场演出,甚至直面内心的冥想与沉思,都变成了奢侈的事。
        “微”文化产品的另一个副作用是逻辑思维的“被碎片化”导致的思维能力弱化。虽然文化产品的思想文化含量并非取决于其规模或篇幅的大小,但以“微”文化产品如此“迷你”的体量,要承载起汹涌磅礴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却几乎是不可能的。当我们尽情陶醉于它带来的短暂快感时,很难再就某一人、某一事进行一探到底的研究和追问。于是,完整的、有纵深感的知识体系也就难以形成,系统的、层层递进的逻辑思维也便搁于浅滩。对于一个国家或者民族来说,这样的文化产品即使再多,也只是如细沙堆积。而探求与追问精神的缺失,则会最终将我们引入迷失自我的无限苍茫。
        上世纪早期,英国文学家奥尔德斯?赫胥黎在其著作《重访美丽新世界》里,对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而感到忧心忡忡——真理淹没于无聊烦琐的世事,人们毁于他们热爱的东西。这则来自上个世纪的箴言,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着别样的意义。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用“微”文化消费代替“无所事事”固然是种进步,但如果它变成阻碍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桎梏,则应引起我们的反思。从“没有时间”到“更没有时间”,从“碎片化”到“被碎片化”,这是一个颇有些尴尬的冷笑话。
        面对“微”文化制造的喧嚣,怎样守护好思想与精神的净土?这个问题一点儿都不耸人听闻。

(王卓  采编)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