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社科奖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成果 - 成果展示 - 省社科奖 - 正文

《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

2025年09月22日 09:00  点击:[]

本书是基于符号学理论讨论意识与意义的学术理论专著。现象学关注中心是意识,符号学关注中心是意义,哲学符号学,或称符号现象学,关注意识与意义的关系,或者说,意识中的意义,以及意义中的意识。因此本书从意义的产生,讨论到意义的经验化,最后讨论意义的社会化。无论讨论任何问题,意义与意识,是本书不敢忘的两个核心概念。本书共分解题、导论与上中下三编。上编为“意义的产生”,中编为“意义的经验化”,下编为“意义的社会化”。

《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中,他尝试着构筑意义诸理论(小写单数的theories of meaning,有别于语言哲学中的大写单数Theory of Meaning),从而为作为意义学的符号学,梳理出一个清晰的学理边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论,并在此过程中从“意义”这一根本角度,来反思人的认知。而这套关于如何用符号达意的理论,让我们可以窥见主体认知的规律与范式。

《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曾获得第十八届四川省社科一等奖,其法文出版入选国家出版总局“经典国际出版工程资助”。《哲学符号学:意义世界的形成》包含了认识论和文化研究在内的三十多个哲学问题,文中的探讨对符号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书弥补了胡塞尔和皮尔斯符号现象学观点中的一些局限,给予读者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所处的意义世界。作者还提出了“心语假说”,认为心语是内省的、非语言的交流,是思维-符号的内在语法。这一假说为理解思维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赵毅衡先生尝试构筑意义诸理论,为作为意义学的符号学梳理出一个清晰的学理边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论。这一理论体系不仅为符号学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从“意义”这一根本角度反思了人的认知。

关闭